后EMBA首期班大佛寺新春祈福活动报道
发布日期:2015-03-06 14:11 浏览量:1753
“佛音袅袅,梵音阵阵”时代华商后EMBA新春祈福活动于大年初十在千年古刹大佛寺举行,后EMBA首期班在年前成立微信群之后,同学们也迫切想借此机会跟班级同学见面。
活动中,广东省人大常委、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、广州市北京路大佛寺主持耀智大和尚及众法师带领学员上香祈愿,介绍千年古寺缘起,参观寺院图书馆及文化大楼。
妙一法师为后EMBA同学开示佛经,同学们共同祈福国泰民安,企业常青,家庭幸福。
以下摘录秒一法师(曾获全国讲经活动第一名)开示佛经部分内容:
欢迎后EMBA全体老师和同学,大佛寺乃千年古寺。欢迎大家常来这儿品茶,听古琴,聆听佛法,也欢迎大家光临大佛寺图书馆,共享精神食粮,祝愿大家羊年大吉,身体健康。
人活着有烦恼,我们佛法对烦恼诸多分类,但我把它们归为三类别,分别是:生理的、生活的、生命的。
生理的烦恼主要是需求与代谢层面,如饿了要吃,累了要睡。这种烦恼来自哪里?
由于吃饭还想着跟谁吃,饭菜品味如何,地点在哪里;睡觉也不再只求栖身之所,要看在如何高级别的酒店睡,所以人每天跟烦恼做争执。如果我们知道食物从哪里来,知道食物来之不易,它没有贵贱之分,也就不觉得难吃。我们佛法讲究吃东西前祈祷,思索自己当天有无为信众祈福、帮渡他人,否则愧对食物,因此,佛家人对食物心存尊敬和感恩。此外,没有情绪的吃饭也不好,吃饭时要告诉自己,施主贡献了好吃的,心生欢喜,若不好吃,这也是我的福报。佛说:能够“获”,就是因缘和福报。若对食物起贪恋就会不节制自己,亚健康就是生活不规律造成,每周工作5~6天,你还会休息吗?但很多人选择应酬,活动,身体没有得到休息,又如每天子时不休息,子时肝胆经排毒,此时不休息就是一天没休息,如果此时吃东西更加增加身体负担。如果尝试9:00睡,4:00起,中午再休息一下,八个小时就够了,但是诸位企业家能做到吗?
第二层烦恼是生活的烦恼,即生活责任与义务兑现,伦理的烦恼。
如一家人的管理,老人讲究安养,不要管年轻人的事,铭记好汉不提当年勇,过去的成绩不能代表当年的价值。世上没有有求必应的人,有求必应的事,佛说:“不肯回头,何来大慈悲;如肯回头,何需牵手牵眼”
人为何得到他人的尊重?有人有钱不贵,有人无钱但血统高贵,得到尊重的前提是干了该干的事,在自己的位置发挥了自己的能力和义务。不同的角色就有不同的责任和义务。
第三层烦恼是生死的烦恼,即:智慧与慈悲的平衡统一。
惧怕死亡的人,有两个原因:
1、不知死后去了哪里。开示:佛认识到:“生命是有限的,福报是有限的”,从内心承认生命是永恒的。
2、对生命没有畏惧感。开示:不怕死的人是因为死还没来,自杀的人很多在中途反悔但无法挽回。
佛教反对自杀。
玄奘大师去印度前,他的老师戒贤法师知道玄奘要来,这位110岁高僧戒贤当时身患痛风,想寻求肉身的死亡,求佛早点让他离世,但文殊菩萨入梦告知中国僧人玄奘将到访求学,戒贤法师需要等教学后再走。戒贤法师疑惑为何他要承受如此肉身的痛苦,文殊菩萨答:“前身你是皇帝,刑法太重且残忍,所以今世肉身痛苦,由于今世修为而已轻报了罪孽。”因此,戒贤高僧静待玄奘来临。
人要知道并承认自己会离世。世界的真相就是无常,一切都在变化,基于事实,做出回应。积善行德,无所畏惧。做过坏事,才会心有余悸。释迦牟尼曾说:“人这一生:独生独死,独来独往” 接受无常,利用无常积极的一面去喂养内心阳光的狮子,这就是智慧和强大的内在力量。找到自己的终极信仰。中国14亿人口,只有1亿有信仰,另外的13亿人用道德已无法约束,而法律的制定也是滞后的。
生死就是一座山,站在山不同的位置,看到的山的面貌是不同的。解决问题,就是站在不同视角来看待。
后EMBA学员提问一:佛与禅的区别是什么?
妙一答:佛,梵文翻译意思是觉悟。佛首先是人,只是境界不同的人,而禅翻译过来是思维修,可以用禅的方法认识佛的境界。
后EMBA学员提问二:是否可以推荐经典的经书去拜读?
妙一答:经书过于深奥,初学者很难读懂,建议先读佛教史,里面自然有各种渊源和对佛的解读,了解了佛的发源历史,看自己喜欢那个方向进一步研究,再去找适合自己的佛经。
开示结束之后,法师和同学们就餐并且合影留念。也希望本次活动给后EMBA同学们带来新一年的好运。